当前位置:首页 >> 基金要闻 >> 基金要闻

 

    电化学 “十一五”学科发展规划会在上海召开

    日期 2005-04-29   来源:情况交流   作者:化学科学部 杨俊林  【 】   【打印】   【关闭

      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组织,中国化学会电化学专业委员会和复旦大学化学系协办的电化学"十一五"学科发展规划化会于2005年3月28~30日在上海复旦大学召开。参加会议的专家有中国化学会电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部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以及活跃在电化学研究领域的青年学者。会议采取主题报告和深入讨论的方式,吴浩清院士、田昭武院士、查全性院士、杨裕生院士和衣宝濂院士等10多位专家从能源、材料、生命、信息、环境以及纳米科学角度作了引导发言或主题报告,介绍了电化学科学和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和我国电化学基础研究的战略发展重点。会议在深入讨论的基础上,达成诸多共识,大家一致认为电化学作为具有广泛应用背景的学科,其基础研究往往具有强烈的应用导向并有望在能源、材料、生命、信息、环境以及纳米科学领域,通过原创性的工作而发挥重要甚至关键作用。在未来的5~10年内应重点围绕如下科学问题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一、移动式电源和再生式能源是当今能源发展中的重要方面 高性能储氢/制氢和储锂新体系以及聚合物电解质中氢离子和锂离子的传输机理; 直接型燃料电池新体系和生物燃料电池; 用轻元素及其化合物组成储/产氢材料及可充电多电子过渡金属化合物电极; 超级电容器和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等特殊电化学储电装置; 质子膜燃料电池的成流机理和衰退机理和新型质子膜材料; (公交)车用动力电池的衰退机理和循环及再生回收; 基于光电化学原理的新光伏电池体系和电池运行新型机制。 二、发展各类材料(特别是绿色化材料)的电化学制备新方法对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电化学方法制备新型环境友好和生物医用材料; 新型低能耗的电化学制备材料方法; 基于电化学原理的新型微米/纳米加工方法; 基于离子液体体系的电化学新方法等; 材料保护、防腐、循环使用(包括材料表面处理)的电化学新方法。 三、基于生命体系中广泛存在(电解质)水和各类电荷传输的特点,电化学在生命领域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将日益凸现 生物膜与仿生界面的电荷传输、物质传输与能量转换以及生物膜内源性电场的实验和理论; 生命活动过程中的电生理现象(肌肉、神经、脑等等)的电化学机制探索; 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电子传递机制及分子间弱相互作用的(谱学)电化学方法; 对细胞各种行为的影响和控制的电化学方法;5.生命活动过程电活性粒子(物质)的定向有序专一的传递、传导或转移。 四、电化学在信息和环境领域中的最大挑战是在微芯片、微传感器和微系统制造方面的研究工作 芯片、微传感器和微系统制造过程中的电化学技术和理论; 结合微系统技术制备微电解池和微电池体系以及组合电化学体系; 基于微系统技术的电化学传感器微型化和集成化; 超分子化学、自组装、分子印迹和分子遗传学等在电化学传感器的应用; 电化学法制备纳米器件或分子器件的探索。 五、电化学在以上学科交叉领域中所面临的挑战也对于电化学自身发展和解决本学科重大问题带来难得机遇 复杂电化学相界(如三相界、固-固、膜-液、液-液等)的结构、性质与过程; 微米/纳米尺度上的复杂(限域)电化学体系和相关过程的实验和理论方法; 复杂体系(凝聚相、膜、超微孔、凝胶)中的离子/电子输运过程的理论与实验; 电化学方法与现代物理表征技术和生物技术相结合的实验与理论等。   通过这次研讨会,大家明确了近期应努力目标,研讨的科学问题是我们制定"十一五"优先资助领域的重要参考资料,将在"引导源头创新,支持基础研究"的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