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金要闻 >> 基金要闻

 

    数理科学部组织专家对国家和部门重点实验室进行现场评估

    日期 2005-05-13   来源:情况交流   作者:数理科学部 白坤朝 刘喜珍 汲培文 张立群  【 】   【打印】   【关闭

      根据《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规则》、《关于做好2004年~2008年实验室评估工作的通知》、《关于2005年度对国家重点实验室、部门重点实验室进行评估的通知》及科技部下达的2005年度国家和部门重点实验室计划评估清单,受科技部委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科学部与计划局组织专家,从2004年3月17日起,对数理领域的国家和部门重点实验室进行了现场评估,截止到2005年4月1日,圆满完成现场评估的各项任务。   为了做好现场评估工作,在评估前,自然科学基金委与科技部的有关人员研讨评估程序和规则,制定评估方案,明确评估专家组、工作人员、实验室和接待方的责任和义务;在评估过程中,坚持贯彻"依靠专家、发扬民主、实事求是、公正合理"的评估原则,充分依靠专家,发挥专家的作用;在分组评估开始前,注重对定标实验室评估工作的总结与交流,使评估专家和自然科学基金委的参评人员统一认识,统一标准,统一做法,以保证评估工作的一致性、公正性和科学性。   本次共评估实验室1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8个,部门重点实验室6个),其中数学领域3个,力学领域3个,物理领域8个。在评估中,分两组并行评估,第一组为数学力学评估组,负责评估数学和力学领域所属的6个实验室;第二组为物理学评估组,负责评估物理学所属的8个实验室。 回顾总结现场评估的全过程,经讨论,总结如下6条做法和经验: 1.现场评估前准备工作充分   有两方面内容,一是各方加强信息沟通,包括科技部、自然科学基金委内部、实验室和评估组专家之间的信息沟通。通过信息沟通,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义务,保证现场评估工作有序、协调地进行;二是准备详尽的现场评估文件,按照科技部和自然科学基金委的要求,将此次评估的各种规定、要求和日程安排事先印刷成册,每位评估专家人手一册。 2.认真选好、选准评估专家   根据参评实验室的基本研究方向和特征,在遵守回避原则的基础上,我们选择专家的原则是:1)工作在优势研究机构、学术水平高、知识面宽、考虑问题全面、办事客观、公正的科学家作为首选; 2)评估专家既了解前沿领域,又有评估、评审的经验,了解和把握国家有关政策,既熟悉理论方面的研究,又有实验研究的经历;3)尽可能考虑选择有过实验室评估经历,特别要选择部分上次参与实验室评估的专家;4)注意选择不同年龄的专家,本次专家的年龄跨度在40~70岁。 3.做好定标实验室的评估,统一对评估标准,为顺利完成评估奠定基础   对定标实验室评估的目的是,使专家和工作人员熟悉评估程序和方法,统一评估标准。它关系到分组后的评估工作,而在定标实验室评估中,评估工作是否达到预期目的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找准被评实验室存在的问题,并以恰当的方式进行表达。经过摸索,对实验室存在问题的表达按3种情况进行:问题看的准、需实验室切实采取措施改正的按要求写入存在问题部分;为了实验室更好的发展提出的建议放入建议部分;实验室存在某些不足不便用文字表述,但对实验室今后的发展有重要参考价值作用或有好处的,以口头表述或私下交流,供实验室参考。 4.进一步明确评估程序和要求   在评估前,自然科学基金委与科技部就实验室现场评估从材料准备到回头看的各个环节进行了充分讨论,确定评估方案,明确各评估环节需要完成的任务。   在评估过程中,各组根据各自参评实验室的特点,明确了具体实施评估方案。例如,物理评估组参评的实验室由于研究领域分布广、有理论研究、实验研究、技术发展、应用研究等情况,为便于交流和比较,确定每一个实验室有3位专家作为主审专家,重点负责专家组评估文字意见的起草;对实验室固定人员访谈分两个小组进行,采用随机选择方式,不事先确定访谈人员,而是现场选择,每个小组确定一位专家负责记录访谈情况;专家组讨论文字评估意见前,将各小组访谈情况进行交流,了解总体情况;鉴于评估需要,主审专家利用晚上时间提前起草初步评估文字意见,为第三单元专家组讨论做准备;由组长或副组长向实验室反馈评估意见,强化评估专家组的集体作用,减少主审专家的压力;回头看认真比较本组各实验室的情况,使得先评估的实验室和后评估的实验室都按相同的标准进行评估,并最后打分、进行排序,给出小组评估结果。数学力学评估组,根据评估的实际情况,在"回头看"分析评估排序时,只分析了排在最后一名的实际情况。 5.重点抓好评估意见的反馈和"回头看"的排序工作   我们认为,这次评估工作是否有效、成果的主要标志体现在两个环节:现场评估能否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基础上将实验室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其今后发展的意见和建议能充分反馈给实验室,供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参考。在评估过程中,我们非常重视对实验室意见和建议的反馈,以多种方式(包括访谈和单独交谈)与实验室进行交流;"回头看"的排序结果直接反映了这次评估的一个"量化"结果,也体现了专家组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对实验室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各实验室都非常关心。为使"回头看"的排序结果能客观、公正、科学的反映实验室的实际情况,评估组对每个实验室的情况进行认真的分析比较,进行了两次讨论,在对各实验室的情况有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再给出最终的评分。 6.第三方接待效果好   本次评估采用与受评实验室无关的单位接待安排评估专家组,这不但有利于维持评估工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减少受评单位对评估专家的影响,也减轻了受评实验室的负担,便于他们集中精力,做好评估的准备和汇报工作。   在此,特别要感谢为保障实验室评估工作顺利进行,付出辛勤劳动的接待单位以及他们的工作人员,这些接待单位是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武汉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和上海大学。 通过实际评估效果的分析,我们认为有以下几方面值得研究探讨: 如何处理实验室自身取得高水平研究成果与实验室适度对外开放的关系。本次评价指标体系要考核实验室自身研究的成果,又考核实验室对外开发的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验室组织高水平、有深度的开发课题。从现场评估了解的情况看,几乎所有的实验室都设有许多开发课题或对外开放实验设备,但很少有既促进获得开放课题单位的研究、又促进实验室自身研究发展的事例或工作。 对重点实验室应成为或具有国家层面研究公共平台功能的要求,很多实验室在这方面作用与功能显然达不到要求。这与实验室现阶段拥有设备的属性、运转的水平、性能及专用性和研究方向的设置以及国家的整体布局相关。现在实验室拥有的设备及运转效能,尚不能形成作为公共平台的基本条件和功能,某种程度上存有一定程度的重复建设。从实验室拥有设备的数量和价值总额看,现有实验室拥有的数量和价值还是比较高的。但从实验设备运转、使用效率看,还有较大幅度提高的余地和空间。从实验技术方法的研究和发展能力看,总体上感到这方面的能力呈下降或减弱趋势,特别是实验技术队伍明显减弱和不足,需要采取有主动性的措施,加强实验技术能力的提高,否则对需依赖实验推动发展的物理学来说,我们要做出创新性工作则无基础,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而物理学发展起来的实验技术和仪器设备,又是其他学科发展的基础和手段。譬如,目前得到广泛使用的电子显微镜、CT扫描成像技术、各种色谱仪、激光技术等等,都是物理学发展起来的。 在今后的评价指标里,建议增加对实验室在实验设备研制、开发能力的评价指标。 有些实验室在研究方向上还存在过于分散现象,需要进一步整合和凝练。这里也涉及到实验室如何考虑本实验室重点发展与自由探索的关系。相对而言,高等院校拥有的实验室设置的研究方向比较多,这与高等院校的特点密切相关。 如何看待评价实验室的研究方向和定位。从现有情况看,实验室的定位缺乏整体考虑,存在一定程度、一定内容的重复,研究特色和优势不够突出。与目前各实验室根据自己已有的基础,结合国内外学科发展情况和本单位发展的需求,主要依赖于实验室自身进行定位有关,缺乏顶层设计。评估过程中,限于评估的主要要求和国内的现状,一般来说,专家组对实验室提出的定位和研究方向基本给予肯定,即使提出一些意见,也是属于原则性的建议,不便明确提出不同的看法和建议。这需要从国家层面进行部署和调整。 根据科技部对实验室评估的要求和部署,需对参评实验室进行排序,并对位于排序末位的实验室采取某种"惩罚性"措施,这从整体上看是很有必要的,对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但从这次数理科学领域参评的实验室的情况和水平看,实验室研究成果和研究队伍、具有的实验设备都是比较好的,而且由于只有8个实验室,分布在不同的研究领域,发挥着重要和特殊的作用,若采用硬性指标式的排序和"末位惩罚"法,这可能不符合实验室的实际情况,既达不到实验室评估的初衷,也不利于数理科学的发展,也与这些实验室的实际情况和发展情况不相适应,可能会对这些实验室的发展造成副作用。建议主管部门针对这次数理领域参评实验室的实际情况,对位于末位的实验室不予采取"惩罚性"措施。 数理领域参评实验室清单 所属 领域 序号 实验室名称 依托单位 主管 单位 实验室 性质 数学 1 科学与工程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中科院 国家重点 2 数学及其应用实验室 北京大学 教育部 部门重点 3 数学机械化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中科院 部门重点 力学 4 湍流与复杂系统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大学 教育部 国家重点 5 非线性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中科院 国家重点 6 高温气体动力学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中科院 部门重点 物理学 7 应用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复旦大学 教育部 国家重点 8 近代声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大学 教育部 国家重点 9 人工微结构与介观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大学 教育部 国家重点 10 半导体超晶格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中科院 国家重点 11 波谱与原子分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中科院 国家重点 12 原子分子纳米科学实验室 清华大学 教育部 部门重点 13 重离子物理实验室 北京大学 教育部 部门重点 14 强场激光物理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中科院 部门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