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金要闻 >> 基金要闻

 

    “若干新型光功能材料的基础研究和应用探索”获200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日期 2005-05-20   来源:情况交流   作者:工程与材料科学部 陈克新,高瑞平,苗鸿雁 化学科学部 杨俊林  【 】   【打印】   【关闭

      在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及多项面上项目的连续资助下,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副所长姚建年研究员主持的“若干新型光功能材料的基础研究和应用探索”荣获200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光功能材料的研究涉及到材料、化学和信息等诸多方面,已成为一个新兴的多学科交叉前沿领域,本领域涉及的核心问题是光子与电子的协同作用,对此问题的深入研究可能会给化学、物理、生物过程带来新的内容和突破,而新材料的研究则成为必需的奠基石。正是注意到这一点,姚建年研究员等围绕着新型光功能材料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将多学科、多种技术与光功能材料的研究融于一体,对具有特殊光功能的分子设计、材料制备、光诱导反应过程的基本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对相关材料的应用探索进行了可贵的尝试,为特殊光功能材料的设计和开发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使我国在光功能材料的基础及应用研究方面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   他们率先在国际上开展了有机纳米光功能材料的研究工作,成功地将介观特异性研究从金属、无机半导体拓展至有机小分子领域。先后发现了光功能有机小分子纳米结构中分子间电荷转移激子的限域效应,尺寸对光谱行为的调控规律等,这些研究成果激起了世界范围对有机小分子纳米材料的研究热潮。   项目组成员又在长期困扰人们的有机纳米材料的形貌和尺寸控制上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他们充分利用有机分子结构的可剪裁性,利用分子设计成功构筑了尺寸高度均一的不同形状的纳米颗粒。这一成果一经发表,就引起了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美国化学会专门介绍化学发展最新动态的网站以“Heart Cut” 的形式对该研究成果进行了专题介绍,称之“突破了有机纳米结构粒径和形貌控制这一难题的瓶颈”。   此外,将超分子化学思想和分子组装技术引入到无机光致变色材料的设计和构建中也是项目组的首创。由此构建出的厚度在纳米级的光致变色超薄膜远远低于微米级的传统变色薄膜,薄膜的变色响应速度可达到纳秒级,远高于文献报道的毫秒级,这些工作将在显示、记录等实际应用研究中产生重要影响。   1987年至今,他们在该项研究工作方面已经发表了173篇论文,被SCI他引747次。培养了一批光功能材料研究的人才,成长了一些研究骨干,其中1人获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学金特别奖和2003年度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3人获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学金优秀奖,1人获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后称号。姚建年还因此两次获得优秀研究生导师称号。   据对我国自然科学奖一、二等奖获奖项目的统计表明,平均每个项目的延续研究时间有十多年,积累周期大约为10~20年左右。姚建年研究员所主持的这个项目已持续16年,由此可见基础研究的确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因为研究的内容不一定总是很热的东西,有时是要“坐冷板凳”的,但经过一段时间后,通过积累也许会带新的研究高潮。   因此国家应该给基础研究一个宽松的环境,不能太急,不能一蹴而就,短平快的东西是不可取的,厚积才能薄发。基础研究的成果由提出到被科技界广泛认可,往往有一个过程,有时需要较长时间的检验。因此,在努力推动基础研究发展的同时,要避免以急功近利、“立竿见影”的心态看待基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