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金要闻 >> 基金要闻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下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日期 2006-01-26   来源:简报   作者:  【 】   【打印】   【关闭

      本文提要:土壤作为人类生存的重要自然资源,一直受到科学界的高度重视。作为土壤科学发展水平标志的土壤分类研究是国际土壤学界关注的焦点。基于学科发展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自1986年以来先后支持3个重点项目和3个面上项目开展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研究。在科学基金的引导下,国内有37所大学和科研机构,200余位土壤学家参加,历经20年的科学研究活动,先后在我国特有土壤类型诊断层建立、人为土纲诊断体系建立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突破。该项成果用英文、日文和俄文发表,并成为我国大学教材的重要内容。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系统认识和分类土壤是土壤资源管理的基础。土壤又是陆地最为关键的环境要素之一,深入认识土壤特征对于了解和解译地球表层系统具有重要意义。我国自然环境复杂,气候类型多样,形成了丰富的土壤类型和复杂的土壤分布格局。由于我国土壤发育的独特性,直至目前为止,国际上尚没有任何一个分类系统完全适合于我国,因此,无论从科学发展的角度还是从生产实际出发,创建适合于中国实际的土壤分类系统势在必行。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八十年代中期我国土壤学家积极建议开展基于现代土壤学发展水平和定量方法的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学部地理科学处积极地听取了土壤学界资深科学家和广大同行的呼声,坚定地开始了对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研究的支持。   从1986年到2005年的二十年间,连续6次立项支持了这项土壤科学的基础研究,其中包括3个重点项目和3个面上项目。在科学基金的引导下,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研究先后吸引了37所大学和科研机构的200多位土壤学家参加,历时20年,取得了极为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完成了“中国土壤系统分类”这一系统工程。这对世界土壤科学的发展也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改革了原先以生物气候条件为依据、具体指标和边界不明确的地理发生分类,凭借翔实的研究数据,凝练出有严格限定的诊断层和诊断特性,以此为基础来鉴别我国丰富的土壤类型,建立了一个全新的具有完整检索系统的谱系式土壤系统分类,实现了我国土壤分类从定性向定量的跨越,成为我国土壤分类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该项目创建了一系列其他土壤分类中从未涉及的我国特有的新的诊断层和新的类型。建立多 个人为土的诊断层用以界定我国耕种历史悠久、类型复杂的人为土;建立低活性富铁层作为科学鉴别广泛分布于季风亚热带富铁土的依据;对西北内陆的干旱土,提出以干旱表层代替国际上通用的干旱水分状况;对青藏高原土壤提出了草毡层,填补了寒性雏形土研究的空白。这样不但解决了我国特有土壤的分类,而且对国际分类有重要借鉴意义。   在世界上首次系统地建立了人为土纲的诊断体系,使纷乱复杂的人为土得以定量的区分和科学的表达,并被国际分类组织(WRB)全盘接受,成为其标准方案,对国际土壤分类作出了贡献。国际土壤分类委员会主席H. Eswaran指出:“国际上人为土概念的提出已有多年,但只有中国给出了定量的标准。人为土纲的建立是中国土壤系统分类重要创新之处。”   该项研究共出版专著18部、发表论文600多篇,并被广泛引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在立足本国实际,吸取和创立新的分类标准,在认识和解决我国土壤分类问题的同时逐渐获得了国内外的认同,在国内已进入10多本教科书,被广泛引用。目前中国土壤学会已将此分类向全国推荐,并应用于土壤调查制图。国际土壤学会已两次撰文介绍。在我国出版英文版的基础上,日本土壤学家全文翻译成日文出版,俄罗斯土壤学界摘要译成俄文,分类方案被数十个国家索取和参考,提高了我国在相关领域的研究地位,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中国土壤系统分类还被选入世界土壤分类专著,列入世界土壤百科全书,目前已经成为继美国土壤系统分类和世界土壤资源参比基础之外的另一个重要的分类标准,H. Eswaran在国际土壤学会会志上撰文指出,“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已经具备了成为亚洲土壤分类的基础。”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从国际上看,在新时期欲解决全球的生态和环境问题,必然需要全球的数据支持,而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可以提供一种国际认同的或者与国际接轨的土壤分类语言;从国内来看,我国的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必将需要系统而定量的土壤资源清单,而分类是这项工程不可或缺的前提。因此,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在未来的土壤调查、土壤制图、土壤资源清单建立和土壤资源评价、土壤资源可持续利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必将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研究”取得的成就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长期以来从基础研究的规律出发,从科学发展的需要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出发,对该项研究长期稳定支持的结果;也是参与科研工作的科学家长期艰辛探索、共同奋斗的结果。从这一成功的范例使我们认识,把握科学前沿、尊重基础研究的规律是实现我国基础研究突破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