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金要闻 >> 基金要闻

 

    丁仲礼:“杰青”是时代的产物

    日期 2006-04-24   来源:科学时报   作者:张双虎  【 】   【打印】   【关闭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是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基础研究面临着人才老化和人才流失的双重压力,科研人才出现了‘断层’现象。为了尽快培养青年科研人员,国家选择部分年轻科技人才优先支持,设立这样一个重在培养和吸引青年人才的基金。”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丁仲礼说,“我就成了这一基金的受益者。”   谈起从1995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到2005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这10年间的历程,丁仲礼认为自己没有什么好说的,也没有故事可讲,“所有的一切都是按部就班进行,那时候每年申报的人也不多,比现在容易些”。丁仲礼把自己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归功于自己较幸运,“赶上这么一个机遇”了。   “我的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很多资助,我感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我研究的支持与鼓励。”丁仲礼说。1982年,丁仲礼从浙江大学地质系毕业,考入了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师从著名黄土专家刘东生。在老师的带领下,他一头扎进黄土研究,一干就是20多年。   从1991年获得国家优秀中青年科学基金起,丁仲礼就开始结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992年,在刘东生负责的“八五”重大项目中,丁仲礼就在刘东生的指导下,执笔完成了项目申请书的撰写,并在项目实施后负责组织管理工作。1995年,他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资助。此后,他又申请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几项重大和重点项目。2000年,以丁仲礼为学术带头人的“新生代地质与环境”研究团队成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批创新研究群体之一,并连续获得两期资助。   1995年,丁仲礼看到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的申请指南。觉得自己可能符合申请条件,就按要求填了一些表格,最后通过了。这笔钱可以让他开始“做比较大的项目”了。国家杰出青年基金3年共60万元的经费资助,后来由于工作做得比较出色,又追加了两年,共100万元资助。到2000年,中科院又为他匹配了100万元。丁仲礼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是我得到的最大一笔资助,以前的国家青年科学基金,包括参与刘东生先生的重大项目能支配的经费也就几万元。”   丁仲礼每年都要到野外一段时间,进行考察或取样。以前由于科研经费的原因,他只能坐火车或坐长途汽车先到一个地方,再租辆自行车代步。考察也是“小打小闹”。而且在黄土高原上骑自行车去采样,工作效率很低。有了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才让他有可能做“劳动密集型的工作”。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和中科院的匹配经费让丁仲礼的研究能够深入进行,研究进度大大增加。在此后的几年里,丁仲礼和研究团队对黄土高原地层展开了大量的野外调查。他们的足迹踏遍了渭河谷地、山西高原、黄土高原,找到多个从上古到下古土壤层均清晰可辨的代表性黄土剖面。采集了近两万个黄土样品,并对这些样品进行了详细对比分析和古地磁年代测定。   在黄土高原的不同地区,丁仲礼观察和采集了260万年以来的多个黄土剖面,成功地建立了中国黄土高原260万年来集成气候记录曲线。这是世界上完整性最好的陆相高分辨率记录集成曲线,被Paleoceanography的审稿专家誉为“这是迄今为止最好、最连续的陆相第四纪沉积气候变化记录”。他详细划分了中国黄土地层并对其古气候记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成果分别发表在Paleoceanography、QSR和QI等杂志上,并得到广泛引用。他从理论上提出晚更新世时期东亚古季风变化的全球冰量驱动观点,并在QR和Annual Review of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s 发表。他对黄土高原第三纪红黏土成因及古气候记录研究,提供了红黏土为风成成因的大量新证据,初步恢复了晚第三纪时期黄土高原的气候演变历史。   几十年来,丁仲礼坚持每年都到野外呆一段时间,进行实地考察、采样分析和资料搜集工作。在一个领域里长期的积累和探索也让他在学术上不断取得成果。他在黄土和气候研究方面发表论文100多篇,其中国际刊物论文37篇,论文被SCI收录50篇,被CSCD收录44篇;研究成果被SCI论文引用近1000次。他还先后获得了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一等奖、首届中国第四纪优秀青年科学家奖、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中国青年科学家奖、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等。   2005年12月,丁仲礼当选为中科院院士。说起这段从“杰青”到院士的经历,他还是淡淡地说:“当选院士并不表示就有多了不起,没有当选也不代表没做出成果。我的研究经历很简单、很平常,真没什么好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