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金要闻 >> 基金要闻

 

    “高原低氧高寒损伤与适应机制研究”重大项目顺利结题

    日期 2009-03-06   来源:   作者:  【 】   【打印】   【关闭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于2009年2月20日在西宁组织了“高原低氧高寒损伤与适应机制研究”重大项目结题验收会议。来自不同单位相关领域的7位专家听取了项目负责人和各课题负责人的汇报并进行了质疑、答辩。经过讨论,验收专家一致认为:该项目利用我国特有高原生物资源,紧密联系高原低氧和严寒等损伤与适应机制的科学问题和国家需求,将现场、临床和实验室研究有机结合,主要开展了低氧损伤与适应的细胞分子机制、世居与移居人群和动物相关基因表达,以及低氧易感标志物、促适应物质和措施研究。经过5年的工作,出色完成了项目规定的研究任务,并获得若干创新性成果。

      在低氧损伤、遗传性适应与获得性习服方面:进一步比较和发现了藏族与汉族、高原土生动物与平原动物,以及汉族不同低氧耐受个体之间,在多种基因多态性、单倍型等方面的差异;结合青藏铁路的13万人群的大规模高原病流行病学调查,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高原肺水肿预测指标。

      在低氧信号的感知与转导方面:对线粒体和HIF-1相关信号通路在缺氧细胞损伤与保护机制中的重要作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提出了细胞水平缺氧习服的中心环节是对主要能源底物的优势利用,从而达到能量代谢的再平衡。

      在神经-内分泌网络与低氧适应方面:证明了CRF肽家族在低氧诱导的神经-内分泌的改变中的核心调控作用;在低氧复合束缚与寒冷应激等非特异性适应的产生中也起到关键作用。

      在促进低氧习服机制与措施方面:揭示了间歇性低氧对心脏保护效应的相关机制;证明适度低氧有调节多种干细胞增殖分化的作用;在内源性和外源性低氧保护物质和靶点等方面,获得了多个抗低氧损伤化合物并在非特异性应激防护方面找到了新的先导化合物。

      本项目发表论文117篇,其中SCI文章60余篇,主编英文专著2部,主办了国际会议3次,开展了广泛的国际交流并组建了亚太地区高原医学会,大大提高了我国在国际本领域的学术地位。在项目的支持下还申报专利20项,获得国家奖2项,建成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个,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60余人。以本项目的工作为基础,以本项目的研究队伍为骨干,高原低氧研究成功的进入了国家“973”项目。

      综上所述,该项目的开展稳定和发展了我国高原医学研究队伍,培养了一批高原医学青年研究人才,在整体上提高了我国高原医学研究水平。验收组专家一致认为该项目已完成了任务书目标,同意按期结题,项目完成情况总体评价为A。验收专家还对如何进一步有效使用宝贵遗传资源,加强合作力度,深入开展研究提出了建议。

      在验收会后,参加会议的主管委领导、生命科学部领导、学科主任及部分专家,还对青海和西藏当地的高原医学研究机构与医院进行了实地考察。参加了内地与高原地区专家对于现场高原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和困难的讨论,并提出建议。此次会议和考察进一步促进了青藏地区与内地相关研究机构之间在高原医学和低氧生理学研究上的交流合作。该项目的结题总结和现场调研进一步提示我们,由于青藏高原独特的地理条件和现实的政治意义,以及我国西部经济发展和军事上的需求,在今后的资助工作中,应进一步关注高原医学的研究进展和特色研究方向,特别重视保护和利用特有遗传资源,鼓励高原与内地研究机构共同开展深入的研究工作。同时,应特别重视青年研究人才的培养,持续稳定和发展壮大高原医学研究队伍。从而,不断提高我国高原医学研究在国内外的特色地位和研究水平。

    (生命科学部 孙瑞娟 马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