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金要闻 >> 基金要闻

 

    我国学者在岩石边坡人工土壤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日期 2015-10-13   来源:四川大学   作者:张麟  【 】   【打印】   【关闭

      2015年10月9日,Nature出版集团旗下期刊Scientific Reports发表了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陈娇(第一作者)、艾应伟(通讯作者)等研究人员在岩石边坡人工土壤研究方面的论文《中国铁路沿线切挖岩石边坡土壤组成和电化学性质对护坡网腐蚀的影响》(Impact of Soil Composition and Electrochemistry on Corrosion of Rock-cut Slope Nets along Railway Lines in China,论文链接:http://www.nature.com/articles/srep14939)。该研究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171175)等资助下完成的。

      山区的铁路建设造成了很多裸露的岩石边坡。岩石边坡所处生境十分特殊,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土壤条件严重退化,致使植物难以生存。岩石边坡的生态治理过程中,为使人工土壤在岩石表面形成一个永久的整体,通常在岩石边坡上先铺设金属网,再喷填人工土壤。然而,岩石边坡人工土壤电化学特性以及土壤腐蚀机理却尚不可知。

      围绕岩石边坡人工土壤电化学性质、岩石边坡人工土壤阴离子、岩石边坡人工土壤养分含量、岩石边坡自然环境、岩石边坡人工土壤修复以及岩石边坡植被重建等,艾应伟团队开展了长期的室内外监测研究。研究发现,岩石边坡不同坡位的人工土壤腐蚀电位、电位梯度存在明显差异,人工土壤的腐蚀电位与电位梯度极显著正相关。研究还表明,铁路岩石边坡开挖状况、人工土壤修复过程对岩石边坡人工土壤电化学特性有直接影响,岩石边坡人工土壤电化学特性是评价岩石边坡生态治理效果的关键指标。

      艾应伟团队在裸露边坡土壤修复领域先后荣获2013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技术发明二等奖、2014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此篇论文是该团队在岩石边坡人工土壤研究方面取得的新进展,对石质裸露边坡土壤植被系统恢复和生态护坡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