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金要闻 >> 基金要闻

 

    我国学者在阿尔茨海默病防治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日期 2015-11-30   来源:医学科学部   作者:朱丽君 曹河圻  【 】   【打印】   【关闭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又名老年性痴呆,是影响老年人健康的重要疾病,已成为全球面临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然而目前尚无有效防治方法。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471296,81270423,81000549,30973144)的资助下,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神经内科王延江教授课题组最近在AD防治研究方面取得系列进展,连续在生物医学国际顶尖杂志发表了研究论文。

      β淀粉样蛋白(Aβ)是AD的主要致病物质,清除脑内Aβ是AD防治的重要策略。然而近年来包括Aβ清除在内的AD防治临床试验相继失败。针对失败的原因,王延江教授先后提出AD的有效防治不仅需要寻找安全的Aβ清除途径(Nature Reviews Neurology 2012),还需要针对AD发病机制的复杂性进行综合干预(Nature Reviews Neurology 2014)。

      在Aβ清除方面,当前的中枢途径清除存在明显安全性问题。为此,王延江教授课题组探讨从外周途径来清除脑内Aβ的有效性,首先在人体上证实生理状态下脑内Aβ可流向血液并被外周脏器组织清除;进一步在动物模型上发现AD脑内约40%的Aβ是由外周脏器组织来清除的,增强Aβ外周清除能力可有效减少脑内Aβ沉积。这一发现揭示了外周脏器组织在清除脑内Aβ中的生理作用,证实了外周途径清除脑内Aβ的有效性,为从全身系统角度来理解AD发生机制和建立防治措施提供了依据。该成果以“Physiological amyloid‑beta clearance in the periphery and its therapeutic potential for Alzheimer’s disease (阿尔茨海默病生理性β淀粉样蛋白外周清除和潜在治疗应用)”为题于2015年9月在Acta Neuropathologica发表。(论文全文链接:http://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00401-015-1477-1/fulltext.html)

      在AD综合防治药物方面,该课题组发现,目前用于急性脑梗死治疗的药物依达拉奉,具有抑制Aβ聚集和拮抗氧化应激双重作用,腹腔注射或口服均可清除AD小鼠脑内Aβ,减轻氧化应激,改善认知功能。在当前AD新药研发相继失败的背景下,依达拉奉上述作用的发现,使之有望成为一个具有AD综合防治作用的现成药物。该成果以“Edaravone alleviates Alzheimer’s disease-type pathologies and cognitive deficits (依达拉奉减轻阿尔茨海默病样病理和认知损害)”为题于2015年4月在Proc Natl Acad Sci U S A发表。(论文全文链接:http://www.pnas.org/content/112/16/5225.long)

      在AD综合防治靶点方面,该课题组发现神经营养因子受体p75NTR代谢释放的胞外段p75ECD具有拮抗Aβ神经毒性、抑制Aβ产生、清除Aβ沉积等保护作用;AD患者和小鼠脑内p75ECD释放减少,恢复AD小鼠脑内p75ECD水平可显著减少Aβ产生、抑制Aβ沉积、减轻神经元损害等多重防治作用,表明p75ECD是一个潜在的AD综合防治新靶点。该成果以“p75NTR ectodomain is a physiological neuroprotective molecule against amyloid-beta toxicity in the brain of Alzheimer’s disease p75NTR(胞外段是生理性的神经保护分子能拮抗大脑β淀粉样蛋白神经毒性)”为题于2015年4月作为封面文章在Molecular Psychiatry发表。(论文全文链接:http://www.nature.com/mp/journal/v20/n11/pdf/mp201549a.pdf)

      南澳大利亚大学Xin-Fu Zhou(周新富)教授参加了上述研究,并给予了相关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