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金要闻 >> 基金要闻

 

    我国科学家对埃博拉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日期 2016-01-15   来源:医学科学部   作者:窦豆 霍名赫 闫章才  【 】   【打印】   【关闭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埃博拉应急研究”重大项目(81590760)等项目支持下,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高福研究团队在揭示埃博拉病毒入侵机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结果以“Ebola Viral Glycoprotein Bound to Its Endosomal Receptor Niemann-Pick C1(埃博拉病毒糖蛋白结合内吞体受体NPC1的分子机制)”为题于2016年1月14日在线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Cell上。

      埃博拉病毒是引起人和灵长类动物发病且致死率很高的生物安全四级(Biosafety Level 4)烈性病毒。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14年3月开始遍布整个西非的扎伊尔型埃博拉病毒病疫情,共导致28000多人感染,死亡人数接近11000人。

      埃博拉病毒是一类囊膜病毒,其对宿主的入侵可以分成两个重要步骤,首先是病毒粘附到宿主细胞膜表面,然后是病毒通过细胞内吞进入细胞内部,形成内吞体,在内吞体内,病毒发生膜融合过程,释放自身遗传物质。

      人的TIM分子是一类广泛分布于免疫细胞上的免疫分子,在过敏反应、哮喘、移植耐受以及自身免疫等免疫应答调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前不久,高福团队研究发现,人的TIM分子不与埃博拉病毒囊膜表面糖蛋白直接相互作用,而是通过结合病毒囊膜上的磷脂酰丝氨酸分子来促进病毒感染。该成果以 “埃博拉病毒入侵:人TIM分子的结构与结合PS的分子基础”为题以封面文章发表在我国顶级期刊《科学通报》上。

      在此基础上,高福团队进一步探索埃博拉病毒进入细胞后在内吞体里发生的入侵机制。此前有研究发现内吞体膜上的NPC1分子是埃博拉病毒入侵所必须的,但是NPC1分子如何介导病毒入侵却一直是个未解之谜。NPC1分子是负责胆固醇转运的多次跨膜蛋白,具有三个大的腔内结构域(A,C和I)。埃博拉病毒囊膜表面糖蛋白在内吞体里经过宿主蛋白酶Cathepsin的酶切处理,变成激活态糖蛋白,暴露出受体结合位点来与NPC1分子的腔内结构域C发生相互作用,从而启动后续的病毒膜融合过程,实现病毒的感染生活史。高福团队率先解析了NPC1分子的腔内结构域C的三维结构,发现其具有一个由α螺旋和β折叠组成的球状核心结构域和两个突出来的环状结构。随后,他们解析出激活态糖蛋白与腔内结构域C的复合物三维结构,发现结构域C主要利用两个突出来的环状结构插入激活态糖蛋白头部的疏水凹槽里,从而发生相互作用。这一重大发现预示着人们能够针对激活态糖蛋白头部的疏水凹槽设计小分子或多肽抑制剂,来阻断埃博拉病毒的入侵过程。进一步的分析发现,激活态糖蛋白与腔内结构域C结合后,会发生构象变化,使得糖蛋白的融合肽更容易暴露出来,插入内吞体膜上,从而启动膜融合过程。这种新型病毒膜融合激发机制与之前病毒学家们熟知的四种病毒膜融合激发机制都大为不同,是首次从分子水平证实第五种病毒膜融合激发机制的存在,是病毒学领域的一大突破。

      这些研究极大丰富了人们对埃博拉病毒入侵机制的认识,为应对埃博拉病毒病疫情及防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