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金要闻 >> 基金要闻

 

    我国青年学者在核酸化学生物学研究领域取得系列新进展

    日期 2016-03-03   来源:化学科学部   作者:张艳 郑企雨 陈拥军  【 】   【打印】   【关闭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21522201)和面上基金(21472009)等的资助下,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伊成器研究组最近在《自然-化学生物学》在线发表题为“Transcriptome-wide mapping reveals reversible and dynamic N1-methyladenosine methylome(全转录组水平测序揭示可逆与动态的1-甲基腺嘌呤RNA修饰)”的研究论文(Nat. Chem. Biol., 2016, DOI: 10.1038/NCHEMBIO.2040,链接:http://www.nature.com/nchembio/journal/vaop/ncurrent/full/nchembio.2040.html)。文章报道了人类mRNA中一种新型的化学修饰,即1-甲基腺嘌呤(N1-methyladenosine,m1A),并通过化学生物学手段开发了m1A的测序新技术,实现了全转录组水平上m1A化学修饰的谱图鉴定。

      核酸的化学修饰对生命体至关重要。在真核细胞的基因组中,5-甲基胞嘧啶及其氧化衍生物5-羟甲基胞嘧啶、5-醛基胞嘧啶和5-羧基胞嘧啶是最为重要的表观遗传修饰;在真核细胞的转录组中,核酸的化学修饰更为丰富。如何实现不同类型核酸修饰的精准定位,是该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和难点。

      2015年,伊成器研究组与芝加哥大学何川实验室合作,通过化学标记和富集手段,首次实现了免亚硫酸氢盐处理(bisulfite-free)的5-醛基胞嘧啶单碱基分辨率、全基因组水平测序(Nat. Methods, 2015, 12, 1047)。同年,该课题组通过化学生物学的手段,发展了假尿嘧啶RNA修饰的高通量测序技术,假尿嘧啶是RNA中最主要的一种化学修饰。利用这一技术,该课题组成功绘制了人和小鼠细胞转录组中假尿嘧啶RNA化学修饰的高清谱图(Nat. Chem. Biol., 2015, 11, 592)。这一工作为近年来兴起的“RNA表观遗传学”领域提供了崭新的研究方向。

      在最新的研究中,该课题组报道了人类mRNA中m1A这一新型的核酸化学修饰,进一步扩展了mRNA中核酸化学修饰的种类。研究首先利用高分辨质谱对mRNA中的m1A修饰进行定量,发现其广泛存在于各种细胞系中。继而通过化学生物学手段,发展了“m1A-ID-seq”——一种结合抗体富集和特异性酶促反应的m1A测序新技术。利用这一技术,该研究成功实现了人细胞系全转录组水平的高分辨率m1A检测,鉴定出901个含有m1A修饰的转录本,并且发现m1A呈现强烈的5’非转录区分布特异性。这一分布规律与m6A(真核细胞mRNA中最广泛的甲基化修饰)截然不同,后者主要集中在mRNA的3’非转录区附近,并且对mRNA的翻译、定位、稳定性等多个过程进行调控。该研究进一步鉴定了m1A修饰的一个去甲基化酶ALKBH3,并发现了转录组中ALKBH3的近千个作用位点。因此,该研究不但揭示了m1A的广泛存在,绘制了转录组中m1ARNA修饰的谱图,也为m1A修饰参与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工具。

    m1A-ID-seq测序新技术绘制人全转录组m1A RNA修饰谱图。(a)m1A-ID-seq流程图;(b)m1A化学修饰的分布呈现5’UTR特异性;(c)ALKBH3是mRNA上m1A的去甲基化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