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金要闻 >> 资助成果

 

    我国学者在社会-生态系统演变过程及效应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日期 2020-10-19   来源:地球科学部   作者:熊巨华 王佳  【 】   【打印】   【关闭

    图. 黄土高原社会-生态系统演变及效应研究概念框架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930649、41722102)等资助下,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傅伯杰研究团队及其合作者在社会-生态系统演变过程及效应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发展了根据社会-生态系统要素相互作用变化识别系统演变阶段的方法,揭示了近千年来黄土高原社会-生态系统的演变阶段及效应。研究成果以“近千年来中国黄土高原社会-生态系统演变过程及效应(Evolution and effects of the social-ecological system over a millennium in China’s Loess Plateau)”为题,于2020年10月7日发表在《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上,论文链接:https://advances.sciencemag.org/content/6/41/eabc0276。

      社会-生态系统的动态演变是人地相互作用研究的核心内容,是地理学研究的前沿科学问题。识别长时间尺度社会-生态系统的演变阶段、驱动因素和效应对未来的社会-生态系统管理十分重要。

      研究团队发展了根据社会-生态系统要素相互作用变化识别系统演变阶段的方法,揭示了近千年来黄土高原社会-生态系统的演变阶段及影响效应,提出了根据系统要素相互作用变化识别社会-生态系统稳态转换,关注其驱动因素和本地与溢出效应的研究框架,并以黄土高原社会-生态系统近千年的演变为案例证明了该框架的适用性。

      研究团队通过整合统计调查数据、历史时期重建数据和相关文献资料,分析了黄土高原近千年来人口、耕地面积和森林覆盖率等要素的关系变化,建立了黄土高原社会-生态系统状态与政策、气候、社会经济等驱动因素和本地粮食生产、黄河输沙量、径流量、三角洲面积、下游自然决堤次数等本地与溢出效应的经验联系。

      该研究为社会-生态系统的动态演变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对人地系统管理与调控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