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金要闻 >> 基金要闻

 

    共享航次计划西太平洋科学考察实验研究圆满完成考察任务

    日期 2020-03-04   来源:地球科学部   作者:冷疏影  【 】   【打印】   【关闭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共享航次计划西太平洋科学考察实验研究(NORC2019-09)圆满完成考察任务,执行该航次的“科学”科考船顺利返回青岛母港。

      该航次于2019年10月3日从青岛起航,2020年1月5日返回,历时95天(项目计划历时不少于80天),航程14000余海里,是“科学”科考船首航以来离开国内航程最长、时间最久的一个航次。航次项目负责人和首席科学家分别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李超伦研究员和张林林研究员担任。航次搭载了来自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等12家科研院所和高校的44位科学家参加科学考察,搭载的4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涵盖了物理海洋、海洋生物、海洋化学、海洋生态和海洋地质等多个学科领域。

      西太平洋主流系与暖池多尺度变异及其对气候变化、生态环境以及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影响是海洋科学领域的重大基础科学问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近年来资助的西太平洋项目多与此相关。受航次限制,以往的观测无论从空间上还是时间上都不能满足当前的科学研究需求。空间上,以往多关注太平洋西边界流区,对暖池核心区以及马里亚纳海沟观测相对欠缺;时间上,以往多关注大尺度环流观测,而对于该海域活跃存在的中尺度涡旋高分辨率观测严重不足。受学科壁垒限制,多学科交叉综合研究能力也有待提高。

      该航次凝聚各学科优势调查研究力量和在该海区的各学科研究基础,在太平洋西边界流区、暖池核心区以及马里亚纳海沟开展了多学科交叉的海洋综合观测。针对西太平洋活跃的中尺度涡旋现象开展了高空间分辨率观测,结合潜标连续测量将有效提高对中尺度涡旋的结构、变异及其物质输运的认识;首次在赤道西太平洋获取大空间尺度、高分辨率、高灵敏度浮游生物呼吸数据和生源硫化物等生化数据,通过大体积原位过滤方法获取西太海域深层水中微塑料样品,解决了深海采样体积不足等问题;调查了马里亚纳海沟邻近海域固氮蓝藻的生物量及其垂直分布;获取的深海沉积物样品,将为理解厄尔尼诺现象(El Nino)及长期气候变化提供支撑。

      海洋科学是一门以观测为基础的学科,获取海上第一手观测资料是海洋科学原始创新的重要支撑力量。自200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设立共享航次计划以来,共批准西太平洋科学考察实验研究航次11个,其中2010-2013年4个航次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科学一號”科考船实施,2015-2019年5个航次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科学”科考船实施,2020年2个航次仍拟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科学”科考船实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西太平洋科学考察实验研究航次,通过常态化观测和有针对性的观测研究相结合,提升了多学科认知能力,在不断积累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扩大研究内容,加深探索难度,力争打造西太平洋“中国断面”。西太平洋共享航次不仅为研究西太平洋的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提供船时、数据共享和学科交叉研究平台,而且助力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厦门大学等重要研究机构产生大量国际性西太平洋研究成果,引领国际西北太平洋海洋环流与气候实验计划(NPOCE),增强了持续创新能力。

      近两年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共享航次计划加强面向科学需求和创新能力建设的航次规划和管理,通过完善管理办法、加强顶层设计和跟踪专家指导,在近十年中国近海与邻近西太平洋关键过程、环境资源变化观测数据积累基础上,探索重大科学问题引导航次,敦促首席科学家和科学考察项目依托单位加强重大科学问题凝练以及对航次资源的优化配置,期望进一步提升我国海洋科学考察实验研究的整体水平和持续创新能力。




版权所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京ICP备05002826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83号 邮编:100085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5000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