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七处

  生命科学七处的资助范围包括植物保护学、园艺学与植物营养学两个学科。

植物保护学学科

  植物保护学的资助范围包括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学、农田草害、农田鼠害及其他有害生物、植物化学保护、生物防治、农业有害生物检疫与入侵生物学和植物保护生物技术等。近年来,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和分子遗传学等理论和技术日趋广泛地应用于有害生物治理的理论和技术创新,促进了我国植物保护学科基础研究的发展。然而,我国植物保护学基础研究在很多研究领域还较为薄弱,特别是在重要有害生物和农作物互作的功能基因组学、有害生物致害性和农作物抗(感)性机理、有害生物灾变规律、高效低毒环境友好型的新型农药创制和安全应用等基础研究领域还存在较大差距。

  从2014年度项目申请来看,多数申请人能较好地把握国内外研究进展和前沿,注重从我国农业生产实际中凝练科学问题,重视选题的科学意义与应用潜力,学术思想和研究方法的创新性也有所提高,前期研究基础更加扎实,研究团队的学术水平和研究条件明显改善,申请书的撰写更加规范。但依然存在下列主要问题:①跟踪或仿效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现象仍然存在,有些申请项目简单地将其他研究方法(或材料)嫁接到另外一个材料(或方法)上,缺乏创新性;②重视实验室模拟条件下的研究工作,特别是过分强调了分子水平上的研究,而对田间条件下的研究验证工作重视不够;③部分项目申请题目过大,科学问题凝练不够准确,研究内容重点不突出,缺乏研究深度,研究工作系统性和延续性不强。

  2015年本学科将继续鼓励申请人以国家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等国家需求为导向,把握相关研究领域国内外的最新研究进展,从农业生产实际中凝练科学问题,更加注重植物保护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创新,更加注重研究工作的原始创新。在研究内容上,鼓励从微观或宏观水平上研究揭示农作物–有害生物–环境(生物和非生物)的互作机理、有害生物灾变规律、有害生物监测与预报、有害生物防控、农药毒理及安全使用等基础和应用基础性问题;注重结合我国农作物不同产区生态特点,研究产业结构调整、栽培措施改进及全球气候变化等因素带来的新的科学问题。在研究手段上,鼓励新理论新技术与经典或传统研究方法的结合,注重室内研究工作和田间试验验证的密切结合,优先支持有连续性和系统性工作积累的研究项目。在交叉学科申请项目的撰写过程中,应以解决植物保护学的科学问题为目标。继续扶持“农田草害”、“农田鼠害”以及“农作物病虫测报学”等研究领域的优秀项目,促进植物保护学学科各分支领域的均衡发展。

  本学科项目申请应注重以农作物有害生物为研究对象,以防治或控制有害生物危害为科学目标,否则不属于本学科资助范围。本学科不受理以林木与模式生物(拟南芥、果蝇等)为主要研究对象的项目申请。请申请人准确填写申请代码至最末一级。

园艺学与植物营养学学科

  本学科包括园艺学和植物营养学两个研究领域。

  园艺学的资助范围包括果树学、蔬菜学与瓜果学、观赏园艺学、设施园艺学、园艺作物采后生物学、食用真菌学。近年来,我国在园艺作物基因组学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在园艺作物产品器官发育与成熟、品质形成与调控、逆境应答与适应机理等方面,以及利用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进行重要功能基因挖掘和资源材料创新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观赏作物花色、花型、花香和花期的生物学基础及其调控等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显著进展。同时,开拓了一些新的研究领域,如砧穗互作机制以及利用植物化感减缓连作障碍的作用机理研究等。

  植物营养学的资助范围包括植物营养遗传、植物营养生理、肥料与施肥科学、养分资源与养分循环、作物–土壤互作过程与调控等。当前,植物营养学立足学科发展的前沿和我国农业资源环境的需求,将进一步关注农作物–土壤–微生物相互作用的交叉研究,尤其是根际微生物组学及其调控研究,根际微生物群落与养分高效利用研究以及有害元素阻控的耦合机制研究;促进植物营养学与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形成的植物营养功能基因组学、植物抗逆营养遗传、植物营养生理等研究;鼓励植物营养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开展土壤–农作物系统过程的定量化研究;加强肥料与施肥科学的新理论与新方法研究,尤其注重植物营养元素与水分高效利用的耦合机制以及水肥一体化中的基础理论和方法研究。

  2014年度园艺学项目申请存在的主要问题:①移植和跟踪性研究较多,原创性和系统性不足;②从我国园艺生产实际和产业发展需求提出和凝练科学问题不够;③一些以园艺作物为材料,研究植物和病原菌相互作用机理或植物营养机理的项目,以及单纯研究对人体保健作用的项目,本应该属于其他相应的学科,却在园艺学领域申请;④一些设施园艺学的项目,忽视了设施园艺环境及其调控研究与园艺作物生物学问题的结合。

  植物营养学项目申请存在的主要问题:①较多重视植物营养分子生物学研究,对植物营养生理学和遗传学机理研究深度不够;②关于农作物–土壤–微生物相互作用的实质性交叉研究较少,缺乏根际微生物与作物养分高效利用的机制研究;③养分资源与施肥科学的基础研究力量偏弱,水肥耦合机制研究项目较少。

  2015年度,本学科将继续鼓励从我国农业产业发展的需求和生产实际存在的问题中提出和凝练科学问题,鼓励研究技术、方法和手段创新,优先支持原创性、连续性、系统性和特色性研究。园艺学支持以园艺作物为研究对象,以产量、品质和抗性等农艺性状为主要研究内容的项目;积极扶持起源于我国或重要野生园艺作物种质资源评价、优异性状挖掘与利用研究;鼓励开展园艺作物越冬休眠、开花童期、砧穗互作、器官形成与发育等特异生物学问题的研究;设施园艺学的项目申请,应突出设施环境及其调控与园艺作物生物学问题的有机结合。植物营养学鼓励开展作物高效利用养分的遗传、生理与分子机制,作物–土壤–微生物相互作用与调控,以及土壤水肥耦合机制及其对作物有效性研究;积极鼓励室内研究工作在田间的试验验证;积极扶持“肥料与施肥科学”领域的优秀项目,鼓励对中微量元素营养机理的研究工作,促进植物营养学各研究领域的均衡发展。

  本学科不受理以林木及模式植物拟南芥等为主要研究对象的项目申请。请申请人准确填写申请代码至最末一级。

编辑委员会
主  任:高瑞平
副 主 任:王长锐
委  员:冯 锋 孟庆国 梁文平 冯雪莲 柴育成
     车成卫 张兆田 高自友 孙瑞娟 马新南
责任编辑:袁幼新 谢焕瑛
版权所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京ICP备05002826号 文保网安备1101080035号
Copyright 2005 NSFC,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