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四处

  生命科学四处的资助范围包括神经科学、生理学与整合生物学以及心理学3个学科。

神经科学学科

  神经科学是研究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探讨人和动物行为、认知活动的本质与规律的科学。其研究目的是在各个水平和层次上阐明神经系统的工作原理、理解脑的高级功能。

  本学科的资助范围包括分子神经生物学、细胞神经生物学、发育神经生物学、感觉神经生物学、系统神经生物学、行为神经生物学、计算神经科学及神经信息学、认知神经生物学以及神经科学研究的新技术与新方法等。

  从2014年度申请情况来看,分子神经生物学和细胞神经生物学两个申请代码下的项目申请数量较多,约占学科申请总数的一半;其次是发育神经生物学,约占学科总申请量的10%;而触觉神经生物学、计算神经生物学和神经信息学申请代码下的申请数量较少。与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异常相关的研究申请数量有所增加,其研究方向涉及炎症、氧化应激对神经功能的影响以及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的发生、发展机制等。从资助情况来看,获得资助的项目其选题普遍具有较好的创新性,科学问题明确、研究内容深入、研究方法得当,可行性好。获资助较多的研究领域包括: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的发育,神经干细胞的产生、维持及分化,胶质细胞在神经功能活动中的作用及调控,感觉信息的整合及神经编码机制,神经系统损伤与修复,突触功能及神经可塑性,学习、记忆及行为的神经机制,精神障碍的神经生物学基础等。但仍有不少项目申请存在选题的创新性不强、低水平重复性工作,关键科学问题凝练不够、研究方案尚需进一步完善、前期工作基础薄弱、项目的可行性有待提高等问题,并要注意申请书写作规范等。

  2015年本学科将继续鼓励利用动物模型探索认知行为的神经生物学基础、解析脑高级功能的分子、细胞及其神经环路机制;鼓励学科交叉以及利用光遗传学操控神经活动、纳米或其他电压敏感探针检测神经活动和跨突触示踪神经环路等新技术、新方法开展创新性研究;对于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异常相关的研究,鼓励利用学科交叉优势提高基础研究水平,从分子、细胞、环路和整体等不同层面阐明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和机制。

  特别提醒申请人注意:从2015年起,原来的神经科学、认知科学与心理学学科划分为神经科学和心理学两个学科,有关认知科学部分根据研究内容分别划分到神经科学和心理学两个学科,请申请人根据申报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选择在适当的学科申报,以人为研究对象的认知心理学项目请到心理学科申请。

生理学与整合生物学学科

  生理学是研究生命体的生命活动现象、规律和调控的科学。本学科资助范围包括机体在生理状态下的各个系统功能及其稳态维持机制,以及病理状态下细胞、组织、器官的结构功能的改变及调控等机制研究。整合生物学资助从分子到整体水平开展功能与结构关系的研究,是定量描述和预测生物功能、表型及行为,探讨相关信息传递规律的一门新兴学科。本学科强调在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的多层次上开展创新性研究,以阐明机体功能稳态维持的调节机制。

  2014年度本学科受理的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和地区科学基金项目中,系统生理学、运动生理学两个二级代码下的项目申请较多,而整合生理学在新增设的三级代码基础上,申请数量明显增多,生物节律和衰老生物学等二级代码下的申请数量有所增加。循环生理学申请主要围绕血压调控、血管生理稳态维持、血管功能异常及机制、心脏节律维持及心律失常、心肌损伤修复及功能改善;呼吸生理学围绕呼吸动力学、呼吸系统结构、功能的调节及异常、肺损伤及修复、呼吸中枢与呼吸调控,肺血管平滑肌及肺动脉高压;消化生理学围绕肝胆胰功能及其调节机制,消化道黏膜屏障和内分泌功能及调节;泌尿生理学围绕肾小球结构与功能、肾小管分泌与重吸收、肾脏血流动力学、肾脏内分泌功能及调控机制、肾损伤与修复;生殖生理学围绕生殖细胞发生与成熟、卵巢功能、胚胎着床及胎盘形成及功能;神经系统相关的研究围绕中枢缺血、缺氧性损伤、神经退行性病变、神经炎症、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对外周组织器官的功能调节;运动生理学围绕运动对机体各器官机能的影响与疾病防治的机制研究;人体解剖学主要研究应用解剖学基础和体质人类学;组织胚胎学围绕正常及异常胚胎发育的调控机制、组织损伤及修复与再生的机制研究;内分泌生理围绕经典及非经典内分泌器官、组织的内分泌功能及调控机制、营养与代谢、水与电解质平衡稳态调节及异常、微量元素的作用与稳态调节。鼓励血液生理特别是造血调控、凝血纤溶、血细胞功能及异常的研究,也鼓励衰老以及生物节律领域的创新性研究。整合生理学继续鼓励研究机体功能稳态维持中组织(或器官)间的相互作用及调节机制。

  特别提醒申请人注意:本学科不受理有关植物、中医、野生动物(比较生理学除外)及畜禽相关的项目申请。

心理学学科

  心理学学科是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的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在分子、基因、生理、脑、行为、群体、计算建模等各个水平和层次上阐明认知、情绪、动机、智力、意识、人格等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表现和作用的规律和机制。

  心理学资助范围包括认知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医学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遗传心理学、健康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应用心理学(含工程心理学、运动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等),以及认知的脑结构及神经基础、认知语言学和认知模拟等。自2015年起心理学学科将作为独立的评审组组织评审。

  2014年度本学科共计受理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和地区科学基金项目申请441项,资助117项,平均资助率为26.53%。申请项目的研究领域主要涉及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认知的脑结构及神经基础、社会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等,尤其在感知觉、语言与言语、学习与记忆、注意与意识和社会性发展等方向较为集中;涉及遗传与基因、行为决策、心理测量等方向的申请项目数也明显增加。同行评议结果相对较好的面上项目,其选题普遍较有意义,在方法上注重学科交叉,强调行为研究与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结合,而评价较差的申请须在项目创新性以及对关键科学问题的凝练等方面进一步加强;不予资助的青年项目申请应进一步完善研究方案、提高项目可行性,并注意申请书写作规范等问题。

  2015年度心理学学科将在继续支持认知心理等优势领域研究的基础上,鼓励情绪、人格、社会、教育及运动心理等领域的研究;鼓励多学科交叉,支持心理学与神经科学、信息科学、医学、生理学、基因组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领域的合作研究;鼓励应用研究,支持申请人根据学科发展前沿与国家社会发展的需要凝练科学问题,尤其是对社会热点问题开展研究,充分发挥心理学对我国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鼓励针对有中国特色的问题的实证研究,推进心理学研究的本土化。

编辑委员会
主  任:高瑞平
副 主 任:王长锐
委  员:冯 锋 孟庆国 梁文平 冯雪莲 柴育成
     车成卫 张兆田 高自友 孙瑞娟 马新南
责任编辑:袁幼新 谢焕瑛
版权所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京ICP备05002826号 文保网安备1101080035号
Copyright 2005 NSFC,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