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 >>2015年度报告 >>第二部分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成果巡礼


—— 第二部分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成果巡礼 ——

  由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陈薇研究员带领团队自主研制的重组埃博拉病毒病疫苗(Ad5 EBOV),在相继获得塞拉利昂伦理与科学评价委员会伦理许可、药学理事会临床许可和试验基地现场检查验收后,于2015年10月10日正式启动了在非洲的II期临床试验。这是中国研制的疫苗首次在国外获得临床许可,开创了我国科技人员走出国门,在境外进行疫苗临床研究“零”的突破。研究团队成员包括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的侯利华、吴诗坡、郭强,“千人计划”归国人员创办的天津康希诺公司的朱涛、宇学峰、江苏省CDC的朱凤才、李静欣,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研究院的王军志、李玉华,以及塞拉利昂卫生部的Wurie博士等。

  2014年3月西非爆发埃博拉疫情,几个月内数千人的死亡使其成为“国际卫生事件”,国际上多家知名研究机构和大型制药公司迅速开展了埃博拉疫苗的研究工作。陈薇研究团队从2006年开始进行重组埃博拉疫苗的研制,去年埃博拉疫情爆发之后,研究团队迅速开展针对2014基因型重组埃博拉疫苗的研制工作,并通过国际合作完成了疫苗的大动物效力试验。疫苗于2014年12月12日获得临床试验批件,开启了埃博拉疫苗临床的I期试验,这是我国首个、世界上第三个在2014年埃博拉疫情之后进入到临床研究的埃博拉疫苗,也是全球首个针对此次疫情的埃博拉疫苗。该临床试验初步证明了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结果于2015年3月在全球著名医学杂志The Lancet全文发表。

  中国研制的埃博拉疫苗有三大特点:一是针对性强,是目前全球唯一进入临床的2014基因型疫苗;二是稳定性好,全球首创冻干粉针剂型,37℃环境下可稳定存储2周以上,适合疫苗冷链条件难以保障的西非地区广泛使用,而欧美国家疫苗为液体制剂,需-80℃存储;三是安全性好,临床结果表明其具有很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2015年3月在日内瓦召开的WHO埃博拉疫苗国际会议上,研究团队报告了中国疫苗的临床进展,并启动了赴埃博拉疫情最严重的西非国家之一——塞拉利昂的临床注册工作。经过严苛的知识产权审查、多轮的技术资料审评、会议答辩和现场考核,终于获得了重组埃博拉疫苗II期临床试验许可。本次临床试验共入组500名塞拉利昂当地人,10月28日完成了全部500名受试者的疫苗接种,11月25日完成了免疫后14天和28天的受试者采血,受试者回访率达到100%。

  本次临床试验中,工作团队一方面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了中国在国外实施的首例疫苗临床试验项目申报工作,具有较大的国际影响;另一方面也总结出了一整套在国外开展疫苗临床试验项目的评估体系、思路方法。这些宝贵经验在我国疫苗临床试验国际化的进程中将会起到重要作用。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

版权所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京ICP备05002826号 文保网安备1101080035号
Copyright 2005 NSFC,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