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 >>2013年度报告 >>第二部分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成果巡礼


—— 第二部分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成果巡礼 ——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IBDV)是破坏家禽中枢免疫器官,导致免疫缺陷性传染病。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的病原,对养禽业危害严重。探索IBDV变异的机制,揭示IBDV感染细胞的蛋白质组变化规律,发现IBDV感染的特异性生物标记,对于创制安全有效的疫苗和制定科学防控策略具有重要科学意义。浙江大学农业部动物病毒学重点实验室周继勇教授团队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面上等项目的支持下,围绕IBDV致病与IBD防控的基础科学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与探索。

  借助病毒蚀斑克隆、细胞和鸡胚复制能力及致病力测定、全基因组测序等技术手段,发现了不同毒力病毒株基因组重配产生的IBDV新病毒。进一步利用现代生物学技术手段,开创性分析了IBDV感染细胞与组织异常表达蛋白质组的动态变化规律,发现了感染细胞中处于不同等电点状态的IBDV编码蛋白、处于表达抑制状态的细胞Rho蛋白解离抑制因子、处于过表达状态的polyubiquitin,发现了IBDV感染细胞骨架波形蛋白和微管蛋白结构的破坏(图)。

  利用获取的IBDV感染细胞蛋白质组信息,借助免疫学、病理学与细胞生物学技术,发现了IBDV编码的非结构蛋白VP4的抗体是鉴别IBDV强毒和弱毒的生物标记,非结构蛋白VP5蛋白是基因缺失活疫苗区别于全病毒活疫苗、野毒感染的生物标记。以此为基础,创建了鉴别IBDV疫苗毒与野毒感染的检测方法。

  上述研究成果揭示了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的自然重配现象,阐释了IBDV感染干扰细胞信号通路的分子机制,解决了鉴别疫苗毒与野毒感染的方法难题,为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防控提供了新的理论和技术,先后在Molecular & Cellular Proteomics、Proteomics等刊物发表了系列研究论文,并被广泛引用。取得3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获得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重点项目的资助。

 
版权所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京ICP备05002826号
Copyright 2005 NSFC,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