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 >>2012年度报告 >>第四部分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选介


—— 第四部分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选介 ——

王自发 2012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王自发研究员主要从事区域大气污染物输送和沉降机制、大气化学模式研发、空气质量预报理论与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多项创新性研究成果。

  1. 发展基于阵风起沙原理的新起沙机制模式,从全球的角度阐明了我国和世界其他地区沙尘气溶胶的相互输送机制。

  2. 开展我国东部高山站臭氧等二次污染物的观测、来源与输送机制模拟研究,发展了污染来源和过程追踪方法,阐明了主要物理化学过程对我国高浓度臭氧的影响,揭示了动力学输送可造成不同工业发达地区(如环渤海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大气污染物相互影响,进而造成区域性的大气污染。

  3. 建立了我国自己的从全球到城市尺度的大气环境模式,发起并组织了沙尘模式国际比较计划(DMIP)和亚洲空气质量模式国际比较计划(MICS-ASIA III);利用自主模式获得了影响北京市空气质量的周边重点地区和重点源,为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奥运会空气质量保障周边地区控制方案提供了依据。

  4. 突破了资料同化和集合预报技术,建立了世界上首个投入业务化运行的空气质量多模式集合预报系统,并成为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以及广州亚运会的空气质量数值业务预报系统,为国家重大活动空气污染预报做出了关键性贡献。

  近5年已发表SCI论文7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论文15篇。全部论文SCI引用共1662次,近5年共引用1398次,他引811次。曾先后获得第十届中国青年科技奖、第二届邹竞蒙气象科技人才奖(2010年)、2011年中国科学院杰出成就奖集体奖(突出贡献者)等。王自发目前是亚洲空气质量模式国际比较计划(MICS-Asia III)的组织者、蓝天科技工程重点专项总体专家组成员,并担任两家国际期刊的编委。

  在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资助下,王自发研究员将针对造成我国大范围灰霾的PM2.5来源不清等科学问题,发展二次污染物模式来源解析和过程追踪方法,量化灰霾跨界输送特征和输送量,建立灰霾生消过程预测预告模式,为国家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提供有效工具。

版权所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京ICP备05002826号
Copyright 2005 NSFC,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