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 >>2012年度报告 >>第三部分 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选介


—— 第三部分 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选介 ——

赵美训 2012年度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

  赵美训教授的研究方向包括海洋有机地球化学、海洋生态系统演变记录与机制、海洋碳循环、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现任自然科学基金委地球科学部专家评审组成员;中国科学(地球科学)编委,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英文,SCI-E)副主编,Palaeogeogra Palaeoclimatol Palaeoecol特邀编辑。目前主持973计划项目“我国陆架海生态环境演变过程、机制及未来变化趋势预测”等多项国家级项目。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Nature论文3篇,论文已被SCI引用1000余次。

  赵美训在中国边缘海有机碳循环新机制研究方面,初步理清了我国边缘海海水及表层沉积物中生标含量和比值变化的时空格局及控制机理;发展和完善了多个生态环境和有机质来源重建替代指标;验证了BIT、单体分子C13和C14等指标可用来区分我国边缘海有机质来源;证实了多参数生物标志物指标区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海洋环境影响的有效性;证明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共同作用,导致过去50年东海-黄海有机质埋藏量增加和海源有机质比值增加,提高了碳汇效率。

  群体成员刘素美等量化了近海沉积物中生源要素的埋藏与再生,丰富了人们对近海富营养化的认识,应邀参加Science相关综述的撰写。杨桂朋等利用典型有机小分子二甲基硫(DMS)研究有机质的转化-降解,建立了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模型,为准确计算DMS的海-气通量和正确评价DMS的释放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提供了重要平台。

  在未来的研究中,群体拟针对我国边缘海有机碳循环,从陆源营养盐输送量和组成变化与边缘海生态环境各参数变化的现代和历史趋势,探讨海洋有机质来源关键控制过程;从有机物转化、降解的程度和时空变化,以及影响有机物转化降解的物理、化学、生物因素等角度,弄清典型海洋有机质的转化/降解过程;从边缘海沉积有机质源和量的区分和估算与边缘海沉积有机质埋藏记录方面,理清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边缘海沉积有机碳汇的影响机制,并通过上述科学问题的凝炼,培养一批具有良好科学素养和较高学术水平的青年科学研究队伍。

版权所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京ICP备05002826号
Copyright 2005 NSFC,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