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 >>2012年度报告 >>第三部分 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选介


—— 第三部分 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选介 ——

付红兵 2012年度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

  付红兵研究员,国家纳米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06年3月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主要致力于光功能材料及其超快光谱的研究。曾获2003年度全国优秀百篇博士论文奖,200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第三完成人)。2012年起担任“新型光功能材料的设计、制备和物化性能”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

  光功能材料是人类现代文明的物质基石之一,关系到照明、显示、通讯等国计民生等诸多领域的发展。进入21世纪,信息、纳米和环境科学技术之间相互交叉、渗透,对光功能材料的发展提出了微尺度化、高性能化、多功能化和集成化的更高要求。“新型光功能材料的设计、制备和物化性能”研究群体正是在这一大的科学背景下,依托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光化学院重点实验室,综合光功能材料和纳米光子学的最新发展趋势,充分凝练科学目标形成的。该群体以付红兵研究员为学术带头人,主体由8位研究员组成,其中包括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人、“百人计划”学者5人,在姚建年和赵进才院士指导下,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学科交叉、优势互补的研究群体。研究群体围绕着光功能材料这一主题,取得了一批在国内外均有广泛影响的科研成果。例如,将激子限域效应从无机领域发展到了有机领域,引领了国际上有机纳米功能材料的发展;利用微纳结构的光学微腔效应观察到了光子与Frenkel激子之间的强耦合相互作用,研究了激子极化基元(polariton)超越衍射极限的光学限域现象,并以此为基础率先开展了纳米光子学的研究;针对光环保材料,提出了TiO2光催化氧原子的转移机理,发展了新型高效的可见光催化体系。近5年来,群体成员共发表SCI收录论文260余篇。其中包括,Science1篇,Acc. Chem. Res.3篇,Chem. Soc. Rev.2篇,Nature Chem.1篇,J. Am. Chem. Soc.24篇,Angew. Chem. Int. Ed.14篇, Adv. Mater.11篇, 影响因子7.0以上的共64篇。全部论文总他引16000多次。论文15篇次作为研究亮点被Science、C&En News、Nature及其子刊等著名学术期刊报道和点评。鉴于以上研究成果,该群体已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群体成员多次在国际会议上作报告,同时担任重要国际核心学术期刊的编委。

  随着新一代光电信息和能源科技的发展,发生在微观尺度的超快激子过程以及界面电子转移过程愈来愈成为光功能材料性能进一步提高的瓶颈问题。瞄准这一关键科学问题,群体将充分发挥在化学、物理和材料科学等方面的交叉研究优势。以功能为导向,通过多组份、多层次的程序化可控组装,实现不同尺度微纳结构和界面结构的精准控制; 以现代物理化学手段和仪器技术的创新为依托,揭示激子过程和界面电子转移过程对光功能的影响机制,完善有机光功能材料的基本理论;注重研究介观尺度下微纳光功能材料特有的新现象、新效应和新性质,发展新概念和新原理的光功能材料与器件。在功能调控与设计的基础上,争取在有机发光材料、纳米光子学材料、高效新型光催化体系等方面取得有国际影响的成果,并把研究群体建设成为具有鲜明特色和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光功能材料科学研究团队。

版权所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京ICP备05002826号
Copyright 2005 NSFC,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