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 >>2011年度报告 >>第三部分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及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选介


—— 第三部分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及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选介 ——

杨志峰 2011年度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

  杨志峰教授,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和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他牵头创建了以“水”为特色的北京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环境工程本科专业及环境学院;建立了环境科学与工程国家一级授权学科,使得环境科学成为国家重点学科,环境工程成为北京市重点学科。并建立了涵盖4个一级学科(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生态学、理论经济学)、6个二级学科的大环境学科体系,促进了水利工程、环境科学、生态学等的交叉融合,形成了以环境水利及生态水利为特色的新的学科生长点。

  以杨志峰教授负责的系列国家重大(点)项目为纽带,自然形成了瞄准环境水利及生态水利、环境科学与工程发展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的“流域水环境、水生态与综合管理”创新研究群体。该团队2003年入选北京师范大学首批创新研究群体,2008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2011年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研究团队中已涌现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名、教育部跨(新)世纪优秀人才8名及多名有发展潜力的青年学术带头人。

  杨志峰教授早在1993年即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先后承担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项面上(青年)项目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在此基础上,作为首席科学家承担国家973计划项目“黄淮海湿地水生态过程、水环境效应及生态安全调控”等多个重大(重点)项目,科学基金促进了他的成长与科研团队的进步。

  杨志峰教授以维护生态系统健康为目标,面向我国重大工程、重点流域和重点城市的环境生态问题,在生态需水理论与方法、流域生态需水保障和城市生态规划管理研究等方面,取得多项前瞻性、关键性技术突破,为提高流域和城市生态系统管理技术水平做出了突出贡献。主要体现在:1)开创性研究了基于生态系统健康的生态需水阈值理论,提出了多尺度生态需水计算模型,开拓了生态需水理论和方法研究体系;2)在再生供给、需水配置和生态调度三个层面系统开展了流域生态需水保障研究,推动了流域环境生态保护与恢复技术发展;3)率先将生态需水理论引入城市水生态规划与管理,拓展了城市水生态评价与规划方法,研发了城市生态评价-模拟-规划-调控系列新技术。已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 项(排名第1),省部级一等奖6项(4项排名第1),省(部)级二等奖5项,并获得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奖(研究类)一等奖等。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260 篇,其中SCI 论文9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9 部;SCI论文引用超过1300次;14篇文章被SciVerse ScienceDirect (SSD)列为Top 25 hottest articles;20篇文章为美国权威科技媒体VerticalNews正面报道,分别被认为从生态水利、环境生态模拟等前沿领域开展了极有意义的研究,对于该领域的知识更新、机理阐述及新视角的不断拓展具有重要意义。据CNKI《中国引文数据库》检索,H指数达46,在环境和工程技术领域排名靠前。

  他担任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Informatics、Frontiers of Earth Science、环境科学学报等副主编,Ecological Modelling、Ecological Informatics等国际主流杂志特刊主编。他在国际合作与交流领域非常活跃,曾多次访问欧美等多个国家并讲学,参与并组织了多次国际学术会议,是第9届ISEIS、第18届ISEM等国际学术会议大会主席。

 

版权所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京ICP备05002826号
Copyright 2005 NSFC,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