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 >>2007年度报告 >>第二部分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成果巡礼
 

第二部分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成果巡礼

胡锦涛总书记亲切会见项目第一完成人闵乃本院士

  介电体超晶格因为能实现不同物理常数的调制,使在其中传播的光子像在晶格周期势场中运动电子一样呈现光子能带的特性,而成为国际热点研究领域。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南京大学闵乃本院士领导的课题组将微结构引入介电晶体,成功制备出了介电体超晶格。特别是在准位相匹配材料的研究中,从提出基本概念、建立基本理论、到成功制备材料并应用于激光变频,最终研制成功全新的原型器件,做出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该课题组在建立介电体超晶格材料体系过程中的主要学术贡献有:

  1、将准位相匹配理论从周期结构推广到准周期结构、从单一光参量过程推广到耦合光参量过程,建立了多重准位相匹配理论。制备了一系列介电体超晶格功能材料,将光学超晶格与全固态激光技术相结合,研制出光学超晶格全固态多色激光器和白光激光器。

  2、在二维光学超晶格的研究中发现了多种新现象和效应。具体有:发展了四波非线性动力学理论,预言并实验验证了其中存在光学双稳、失稳和混屯现象,建立了新的光学双稳机制。首次发现散射信号的准相匹配倍频增强效应及增强拉曼散射效应等,提出了相应的非线性散射和衍射理论。

  3、提出了声学超晶格的概念,建立了其中声波激发与传播理论,并获得实验验证,制备了高频声学原型器件。

  4、发现光波与超晶格振动的耦合效应和超晶格压电效应产生的新的极化激元,提出了离子型声子晶体的概念,在实验上将产生的长波光学性质从红外扩展至微波波段。

  5、发展了介电超晶格制备的生长条纹技术; 结合半导体平面工艺,发展了铁电晶体电场图案极化技术和二维光学超晶格的光栅写入技术。

  6、与国外合作首次发展了表征超晶格铁电畴结构的微波近场显微求、环境扫描二次电子成像术,实现了对介电体超晶格的无损捡测。

  该项目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刚启动时首先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早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该项目的培育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也为九十年代后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九十年代后其他国家重大研究计划,如973、863等对该项目给予了大力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也一直给予支持。经过近20年坚持不懈的努力,课题组成员取得系统性的研究成果,获得200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机构职能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地理位置 | 部门电话 | 意见反馈 | 站点导航
 

版权所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京ICP备05002826号
 

Copyright 2005 NSFC,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