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 >>2005年度报告 >>第三部分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及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选介 >>侯建国博士
 

第三部分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及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选介
 

 侯建国 博士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
 1995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中国科学院院士 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侯建国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是低维纳米材料和低维特殊纳米结构的设计制备及电子态控制,主要包括单分子与纳米结构的高分辨表征、低维体系中的新奇量子效应和新器件原理研究。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及其它相关基金的资助下,获得了以下创新性成果:

  1.单分子和纳米结构的高分辨表征。(1) 发展了能量空间的单分子显微术,成功地实现了同时对单分子的电子态进行位置空间和能量空间的表征,相关文章发表在Phys. Rev. Lett. (2003,91:185504-1)上; (2) 获得了具有化学键分辨的C60单分子图象,并发现二维C60点阵的新的取向畴结构,相关文章发表在Nature( 2001,409:304~305) 和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2003,125(1): 169~172)上; (3) 发展了一种实验与理论相结合确定单分子吸附取向的方法,相关文章发表在Phys. Rev. Lett. (1999,83(15):3001~3004 )、J. Chem. Phys.(2002,117:851)、 J. Phys. Chem.(2003, B107:972)上。

  2.单分子和纳米量子点体系中新物理化学效应的发现。(1) 通过单分子选键化学实现对单分子自旋态调控。利用变温扫描隧道显微镜,发展了选键化学的实验方法,用于研究吸附于金属表面的单个磁性分子(钴酞菁),并发现其中钴离子的磁性可以通过控制其与金属衬底的化学相互作用而精确调控。这一工作利用局域的化学反应来改变和控制分子的物理性质,实现了重要的物理效应,为单分子功能器件的制备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新方法,揭示了单分子科学研究新的广阔前景,相关文章发表在Science (2005,309:1542)上; (2)有序度调控实现对受限体系电子态的调控, 并发现了金属量子点的非晶化对量子限域效应的抑制,这一结果表明非晶化方法可以将量子点的量子尺寸效应扩展到更小的尺度,对于进一步研究室温条件下工作的纳米器件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相关文章发表在Phys. Rev. Lett. (2003,90:246803 )上和 Langmuir (2003,19:5887)上; (3)维度调控实现对受限体系电子态调控, 从实验上验证了理论预言的量子电容效应,相关文章发表在Phys. Rev. Lett.(2001,86:5321 )上。

  3.新型量子器件原理研究。(1) 分子掺杂实现对受限体系电子态调控,在富勒烯分子中实现了新型单分子整流器,相关文章发表在Phys. Rev. Lett.(2005,95:045502)上; (2)利用单分子操纵构造出基于单分子和量子点的负微分电阻器件,相关文章发表在Appl. Phys. Lett.(2000,77(22):3595)和Appl. Phys. Lett. (2003,82:3767)上;(3) 实现不同异质超结构的纳米线生长及物性测量J. Phys. Chem. (2004,B108:44)、Appl. Phys. Lett. (2005,86(3):031909)和Nanotechnology (2005,16:1069)上。

  1998年以来,侯建国教授领导的课题组发表论文百余篇,其中在Nature、Science,、PRL和JACS上共9篇;获准发明专利4项;研究成果曾经被美国物理学会摘录为专题图片新闻;先后于1999年和2001年两次被科技部评为中国基础科学研究十大新闻,2001年被两院院士评为“中国十大科技进展”;应邀在包括美国物理年会、美国材料年会等重要国际会议上作邀请报告16次,并多次在国内学术会议上做大会报告。

  侯建国教授现任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筹)常务副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国真空学会理事长、中国物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理事、中国表面物理学会副主任委员;《纳米科学与技术》(American Scientific Pub.)、《国际纳米技术》(Inderscience Pub.)、《国际纳米科学》(World Scientific Pub.)以及《中国科学》、《中国化学物理》等杂志的编委和责任编辑;英国工程与自然科学研究委员会评委、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成员、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及纳米技术专门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以及一系列国际会议的程序委员会委员;1997年获中科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99年获香港求是基金会的杰出青年学者奖;2001年获中国分析测试学会科学技术奖 (CAIA)特别奖;2002年获海外华人物理学会的亚洲成就奖;2003年获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0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4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机构职能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地理位置 | 部门电话 | 意见反馈 | 站点导航
 

版权所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京ICP备05002826号
 

Copyright 2005 NSFC,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