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 >>2005年度报告 >>第三部分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及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选介 >>饶子和博士
 

第三部分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及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选介
 

 饶子和 博士
 清华大学教授
 2002年度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
 
  饶子和院士带领的清华大学研究组在国家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等的支持下,围绕与人类疾病相关的重要蛋白质及其复合物组装体的三维结构及其功能方面开展了深入的研究,部分研究论文发表在Cell、 Nat Struct Mol Biol.、PLoS Biol.等国际著名学术期刊上。

  2003年SARS疫情爆发,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甚至生命安全。面对SARS疫情爆发时的严峻形势,饶子和院士领导的创新研究群体根据情况抽调了部分研究人员进行SARS病毒蛋白质三维结构及功能和致病机理研究,在SARS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成功地解析了SARS冠状病毒主要蛋白酶(3CLpro)及其与抑制剂复合物的晶体结构;通过对SARS冠状病毒主蛋白酶的结构分析,发现冠状病毒的主蛋白酶作为病毒转录和复制的关键调节酶,它们的底物结合口袋在整个冠状病毒属(约25种)中都是保守的,该项研究成果发表在PNAS (2003,23: 13190~13195 )上。根据这个保守区设计了非可逆光谱抑制剂,并在原子分辩水平解释了其抑制机理。这些化合物能迅速使冠状病毒主蛋白酶失活,并在细胞水平表现出很强的抗病毒能力,同时他们发现这类化合物对细胞产生的毒性极低,进一步修饰可能迅速发现针对所有冠状病毒的临床药物,并能抵御今后可能出现的冠状病毒引发的疾病。该项研究成果发表在PLoS Biology上。他们还开展了与病毒基因复制相关的SARS非结构蛋白复合物的晶体结构研究,通过实验,发现SARS-nsp7和nsp8之间存在着稳定的相互作用,并获得了2.4 ?分辨率的复合物晶体。该项原创性的研究成果为揭示包括SARS病毒在内的冠状病毒家族的病毒复制机理及抗SARS药物设计提供了重要的三维精细结构信息。相关论文已发表在Nature Structural& Molecular Biology上。

  他们在世界上率先解析出位于线粒体内膜上与呼吸氧化作用密切相关的膜蛋白复合体II的晶体结构,同时也解析了该膜蛋白复合物与抑制剂3-硝基丙酸盐(NPA),2-噻吩甲酰三氟丙酮(2-TTFA)的复合体的晶体结构,从而揭示了该复合体的精细结构特征,阐述了其作用的生物学机理以及与线粒体疾病的关系,填补了线粒体结构生物学研究领域的空白,为研究与该复合物相关的人类线粒体疾病如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和李氏症等提供了一个真实可用的模型。该项研究成果的论文发表在2005年7月1日出版的Cell上。

机构职能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地理位置 | 部门电话 | 意见反馈 | 站点导航
 

版权所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京ICP备05002826号
 

Copyright 2005 NSFC,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