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年度报告 >> 2004年度报告 >> 第二部分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成果巡礼
 

第二部分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成果巡礼

   在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资助下,清华大学化学系张希教授的课题组致力于研究发展基于各种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界面组装方法,借鉴自然界中的分子组装思想,开展了有机、聚合物的层状构筑与功能组装研究,曾在Advanced Materials, Chem. Commun. Chem. Eur. J,Macromolecules 等期刊上发表论文120篇, 已被他人引用1100多篇次,在美国化学会年会等重要国际性会议上作特邀报告和分会主席共27次。2004年,他们的研究又取得了如下新进展:

  1. 物多层膜与超疏水表面的构筑。聚电解质在液/固界面交替沉积形成的多层膜具有稳定性与通透性相结合的特点,将其与电化学沉积相结合,我们发展了制备特定形貌的金、银微-纳米结构的新方法,并进一步用自组装单层膜修饰,成功地实现了超疏水表面的构筑(参见J. Am. Chem. Soc., 2004, 126, 3064~3065)。
  2. 表面胶束的形态控制与稳定化新途径。利用伽玛射线幅照聚合不需要外加引发剂并可以在室温聚合等优点,将伽玛射线用于引发可聚合表面胶束的聚合,制备了稳定的表面胶束,从而为组装有机纳米结构提供了新思路(参见J. Am. Chem. Soc., 2004, 126, 6572~6573)。 此论文发表后,美国化学会的Heart Cut在5月31日评价道“双亲性分子经自组织能形成具有精确尺寸和形状的胶束,可用作纳米结构材料的制备模板和生物矿化过程的模拟模板。在实际应用中,要求胶束具备工程稳定性,但胶束本身具有的动态流动性限制了其实用性。张希、王治强及其合作者已研究出了稳定胶束结构的简单方法”。
  3. 基于树枝状分子超分子的高效谷胱苷肽过氧化物抗体酶(GPX)模拟。合成了不同代数且核心含硒的聚醚树枝状分子,发现其较大代数的树枝状分子,因其具有类似天然酶的疏水空腔,表现出很高的GPX活性。这种含硒聚醚树枝状分子的GPX的活性不仅与分子的代数有关,还受溶剂环境的影响,其中3代的树枝状分子在CHCl3/CH3OH/H2O (3:6.5:0.5)的活力高达2966μM min-1,从而为高效GPX模拟提供了新途径(参见J. Am. Chem. Soc., 2004, 126,10556~10557)。

 


版权所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