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发教授主要从事动物营养研究,取得如下主要成果:

  1)营养代谢与调控的基础研究:系统研究乳仔猪消化生理发育规律,探明断奶和日粮应激对消化道发育的影响,提出植物蛋白抗原是仔猪断奶综合征的直接原因,为这一世界性难题的解决提出了新的理论依据。建立了应激状态下的饲料营养调控措施。研究成果应用到实际生产中,提高仔猪成活率5~15个百分点,基本解决乳仔猪成活率低这一长期制约我国养猪业发展的重大问题。

  2)饲料蛋白质资源开发与有效利用:蛋白质资源匮乏及利用率低下是制约我国畜牧业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据估测,我国目前每年的饲料蛋白源缺口在3000万吨以上,成为影响养殖业和饲料工业成本、农民增收的决定性因素。李德发教授研究并总结了我国67种猪用饲料氨基酸回肠消化率,建立了新的氨基酸消化率数据库和我国第一个猪营养需要的动态模型,在探明理想蛋白质模式作用机理的前提下,开发出利用氨基酸动态模式配制猪平衡日粮技术,提高饲料蛋白质利用率8~10%。研究成果累计在2500万吨各类配合饲料和约1.5亿头生猪中推广应用,节省饲料蛋白质50余万吨,经济效益近15亿元。

  3)肽营养理论研究:在系统研究猪氨基酸营养的基础上,发现游离氨基酸和小肽吸收机制不同,提出猪小肠可能存在独立的肽运载系统,丰富和发展了传统氨基酸营养理论,对该领域的后续研究产生较大影响。

  上述研究成果获2001年度中国高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和2002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先后在J. Anim. Sci.、J. Poult. Sci.等期刊发表SCI收录论文38篇,文章被英文期刊和著作引用183次。1999年、2000年连续两年被SCI收录论文数居全国农学类排名第一。

  李德发教授在工程建设和国际合作方面亦有突出贡献,在"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上进行了大胆的探索。1996年创建农业部饲料工业中心,2000年组建国家饲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我国饲料工业技术集成、转化与工程支持建立了重要平台。2003年又组建农业部畜禽饲料安全评价与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并致力于新型绿色环保型饲料原料和添加剂的研发工作,为解决我国畜产品的安全问题作了技术储备。主持2000年亚太经合组织"畜禽产品品质与药物残留会议";2002年又以亚洲地区唯一特邀专家身份出席世界卫生组织在丹麦举办的主题为"禁用抗生素作为畜禽生长促进剂后的对策"国际学术研讨会。

 


版权所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Mail: webmaster@nsfc.gov.cn
Tel: 86-10-62317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