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选介

  汪卫华研究员自1987年开始从事非晶合金、纳米金属材料等亚稳材料的基础及应用研究。自1997年起率先在国内系统地开展了大块非晶合金材料的制备、结构、物性的研究,还开展了高压、微重力及低温等极端物理条件下的大块非晶材料制备、结构相变、晶化及性能研究。有关研究成果曾获199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999年度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999年度国家机械工业局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00年度国家发明奖二等奖。2001年汪卫华被评为中国科学院十大杰出青年。他领导的研究组被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总体部授予“载人飞船工程神舟二号应用任务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汪卫华领导的课题组,迄今已经研制出10多种包括大块非晶,非晶基纳米复合材料等块体亚稳材料,建立了可提高非晶形成能力、改进非晶性、降低非晶材料成本的掺杂法;实现了用低纯度原材料制备块体非晶合金、块体纳米晶、非晶基复合材料等亚稳材料,为解决大块非晶形成过程中氧控制这个关键性难题提供了新途径; 发展了金属玻璃研究中玻璃转变的超声方法、高压方法;发现大块非晶合金玻璃转变温度与德拜温度、切变模量之间有类似于熔化温度与德拜温度的关联关系;提出玻璃转变与晶体熔化有共同的物理特征,深化了对大块非晶形成机理的认识;发现高压条件可导致大块非晶结构弛豫,相分离,影响玻璃转变;实现了块体非晶合金向致密、颗粒小、界面清洁的高质量块体纳米晶的转化;确定了大块非晶的状态方程。利用极低温条件将大块非晶的研究深入到电子层次,系统研究了大块非晶的弱局域、自旋玻璃、两能级隧穿、超导等物理效应,为这类新材料的广泛应用提供了物理依据。该研究组还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神舟一、二、三号飞船材料科学应用任务的完成作出了贡献,成功地在我国神舟号飞船上进行了包括大块非晶在内的新型材料的制备实验,取得宝贵经验和数据,为我国今后空间金属材料科学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