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林科院发表中国哺乳动物新种14个

日期:2018年12月10日 来源: 作者:系统管理员 【打印】 【关闭】

  四川省林科院长期致力于我国小型哺乳动物分类与系统发育研究。正在执行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田鼠亚科Micortini族分类与系统发育研究(31470110)取得丰硕成果,原结题项目(绒鼠类分类学研究,30900330; 中国鼠兔属分类与系统发育研究,31272274)也在不断的深入研究中。

  从2010年开始,四川省林科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组根据工作需要,走遍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深入到无人区,开展田鼠类、鼠兔类和食虫类标本采集。通过经典分类学和分子系统学手段,发表了中国哺乳动物新种13个,新亚属2个。新亚属分别是鼠兔属,异耳鼠兔亚属(Alienauroa);绒鼠属,川西绒鼠亚属(Ermites)。发表的新种包括鼠兔属新种5个,分别是:扁颅鼠兔(Ochotona flatcalvariam),模式标本采集于四川唐家河自然保护;黄龙鼠兔(O. huanglognensis)模式标本采集于四川四川省黄龙自然保护区;大巴山鼠兔(O. dabashaensis),模式标本采集于四川大巴山自然保护区;邛崃鼠兔(O. qionglaiensis)模式标本采集于四川西部邛崃山;雅鲁藏布鼠兔(O. yurlungensis),模式标本采集于西藏朗县。田鼠类新种7个,分别是:林芝松田鼠(Neodon linzhiensis),模式标本采集于西藏林芝县;聂拉木松田鼠(N. naylamensis),模式标本采集于西藏聂拉木县;墨脱松田鼠(N. medogensis),模式标本采集于西藏墨脱县;金阳绒鼠(Eothenomys jinyangensis),模式标本采集于四川百草坡自然保护区;美姑绒鼠(E. meiguensis),模式标本采集于四川美姑大风顶自然保护区;螺髻山绒鼠(E.bialuojishanensis),模式标本采集于四川螺髻山自然保护区;石棉绒鼠(E. shimianensis),模式标本采集于四川石棉县。食虫类新种1个,等齿鼩鼹(Uropsilus aequodonenia)模式标本采集于四川普格县。这些都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取得的成果。除此之外,在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之前我们还发表了凉山沟牙田鼠(Proedromys liangshanensis)。这样,四川省林科院哺乳动物学团队总计发表中国哺乳动物新种14个。

  这些物种发表在《兽类学报》、《Journal of Mammalogy》、《Zootaxa》和《Zoological Journal of the Linnaeus Society》上。项目组同时对鼠兔属和田鼠亚科10多个属级及种级分类单元的分类地位进行了修订,还采集了哺乳动物标本3万余号。这些成果,对我国哺乳动物分类与系统发育研究起到了很好的基础性作用。同时使四川省林科院哺乳动物分类与系统发育研究团队成为我国发表哺乳动物新属和新种最多的团队;也是坚守经典分类学工作时间最长的团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