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在医用纳米探针方面取得新进展

日期:2018年09月20日 来源:news2.sysu.edu.cn 作者:系统管理员 【打印】 【关闭】

        8月24日,我校附属第一医院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匡铭教授与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帅心涛教授的肿瘤学-纳米医学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发表了题为" Nanomedicines reveal how PBOV1 promotes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for effective gene therapy"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通过“诊断-治疗一体化”纳米载体平台进行转化医学研究,实现了肝癌多模态影像诊断探针和新型基因治疗药物的开发。该研究工作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我校附属第一医院“三个三团队”,“雅居乐-柯麟新锐人才计划”等资助。匡铭教授、帅心涛教授为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附属第一医院“雅居乐-柯麟新锐人才”郭宇副教授为第一作者。


纳米药物的MRI(a)-NIRF(b)双模态活体显像


        附属第一医院临床研究中心和肿瘤中心在前期研究中,收集了大量肝癌临床标本和患者随访数据,通过大规模筛选,鉴定出PBOV1等一系列肝癌相关基因,并证实PBOV1确实是肝癌患者的不良预后因素。在进一步的体外功能实验中发现,PBOV1可通过调控β-catenin信号通路增强肝癌干细胞的功能,进而促进肝癌进展和转移,具有作为肝癌特异性基因治疗位点的可能性。但是,目前肝癌治疗基因的体内载体问题仍未得到完全解决。所以,该团队利用帅心涛教授长期研究开发的肝癌细胞靶向化纳米载体平台,将治疗基团导入肝癌模型,实现对肝癌细胞的精准体内抑制。更为巧妙的是,该纳米载体在进行肝癌体内基因治疗的同时,可以作为高灵敏度的分子影像探针,方便地进行MRI-近红外荧光多模态活体成像,实现治疗过程和治疗效果的实时显像,动态展示纳米药物的体内实时分布和病灶在治疗过程的变化,便于后期个体化治疗技术的开发。

        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18-05764-7

分享到: